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资动态

国家能源集团国华宁海电厂首创国内输煤顺启模式运行200天

发布时间:2020-09-21 00:00:00 发布人:中煤地质

空转时间缩短26分钟,启动效率提升51%,上煤效率每小时提升40吨,一套系统每年节电约20万千瓦时……截至9月21日,国家能源集团国华宁海电厂改造后的输煤系统已连续安全运行208天,突破200天关口,实现了国内首例输煤设备启动的流程再造。

国家能源集团国华宁海电厂打破传统,自主创新完成输煤系统设备由“逆启顺停”改“顺启顺停”运行方式。当“新思维”遇上“老传统”,会碰撞出什么火花?让我们一起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一个想法,在脑海中存了两年之久

邓建国是该厂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实现燃料精细化管理、节能降耗,一直是他不变的初心。

时间回溯到2017年7月,在开展机组能耗诊断时,国华电力研究院工程师杨振利和邓建国在研究如何提高综合供煤效率时,如何实现顺煤流启动的可行性和节能效果让邓建国眼前一亮。

输煤系统“逆启顺停”是火电行业一直以来默认的传统设备启停程序,即从流程的末端开始启动直至煤源设备。系统流程长、空转时间多、启动速度慢,硬生生地拖了综合供煤效率的“后腿”。顺煤流启动可以解决所有“逆启”难题,考虑到设备安全,从没有人敢去想,更不要说尝试了。但如果实现了“顺启”,就可以节能,不会经常发生堵煤现象,综合供煤效率也能达到最大化……自此,实现输煤系统“顺启”这个大胆的、颠覆传统的想法活跃在邓建国的脑海里,深植在心里,生了根、萌了芽,挥不走、拔不出。

要实现“顺启”,首先就得有稳定的煤源。邓建国开始着手实现圆形煤场取料机全自动,用优化皮带机保护装置的方法来提升“顺启”容错率……两年的时间里,大胆尝试和不断实践让他看到了“顺启”实现的曙光。

2019年7月,当邓建国召集创新工作室成员,把实现顺煤流启动的想法告诉大家时,不赞同的声音一个接一个的反对。

邓建国笃定地说:“思想不解放,观念不转变,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其实我们就是不敢抛弃陈旧过时的东西,不能跳出条条框框的限制,我们已经实现了取料机全自动运行,成功的第一步已经迈出,为什么不能再迈出一步呢”。

他的话掷地有声,让在场所有人的顾虑都消失殆尽。

上煤线顺启的“新思维”打破了有史以来的逆启顺停“老传统”。一个瞬间迸发的思维火花,变成了改变历史的火把。

条件一旦满足,就立马行动

经过不断优化,取料机全自动程序及系统已相当稳定,恰逢挡板式堵煤开关问世,这无疑为“顺启”的实现锦上添花。所有条件都已满足,时机成熟,干就是了。

如何解决顺启和联锁关系的矛盾?怎么解决顺启实现后的安全问题?在实现顺启功能及保护的同时如何做到最大限度不改动原程序?皮带跳停后人为的把有煤的皮带加入到保护逻辑中怎么办?皮带被锁定怎么办?……

一系列经过思想碰撞产生的难题摆在面前,没有“样”可以“画葫芦”,没有经验可借鉴,没有办法可照抄,为了同一个目标,国家能源集团国华宁海电厂的一线员工们勇敢涉足前人未涉足的“盲区”,努力突破错综复杂的“险滩”。

一次次测量统计煤流从尾部运至下级皮带尾部的时间;一遍遍检查所有堵煤装置、设备运行状态;一回回的计算、核算、校验;一页页满是数字的草稿验算纸;一帧帧进行顺序控制逻辑程序修改、联锁控制逻辑程序修改、画面程序修改;编写《一期上煤线顺煤流自动启动》《顺启模式下非正常跳停皮带自动上锁及有条件自动解锁》程序,为了避免程序出现死循环,把顺启可能出现的运行方式都考虑进去……他们编最好的方案优化改造,做最坏的突发事故预想。通过大量的统计、分析、研究,靠着无数次的尝试和黑暗中的摸索,“顺启”模式实现的进度,完全按照这份浸透着他们心血的方案和图纸在加速推进。

观念一变天地宽,邓建国脑海里“循环播放”顺煤流启动的画面即将实现。

梦想,在此刻破茧成蝶

2019年10月,敲定顺煤流实施方案;2019年12月17日,顺启程序新鲜出炉;2019年12月29日,编制顺启仿真程序;2020年1月10日,顺利通过7天静态试验。由于春节期间的单机运行让这个改造方案未待实施就被迫中途放弃。虽然大家都胸有成竹,但在改造并未彻底发生之前,每个人都不知道等待是否值得。

2020年2月26日8时45分,参与改造人员齐聚输煤程控室,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试运行。切换至顺煤流模式、选择顺启流程、顺启条件满足、顺启程序自动启动指令发出,取料机、活化给料机、C9A皮带机、C4A皮带机……192秒后,输煤程控室掌声连天,笑语声验证了他们的等待终究是值得的。

“咱们现在有了这个‘黑科技’,上煤又快又安全,再也不担心堵煤了。”

“启动一次设备空转电耗163.97千瓦时,按照平均一天启动3.5次计算,一年能节电20.9万千瓦时。”

“原来逆启程序要空转27分钟,现在1分钟就能妥妥地搞定。”

……

梦想,在此刻,破茧成蝶。

“顺启”成了“新宠”,国华电力各单位争先“讨教”,力求在12月30日前完成系统的试运并投入使用,创新成果“遍地开花”了。编制顺启程序和执行试验的周雷最有话语权:“我们班组一直认为这个程序虽然耗时不节能,但安全呀,顺启成功实现后,我们尝到‘甜头’了,绞尽脑汁地想哪些设备还能做优化或改变。”

“双星”,在融合中闪耀

输煤“顺启”系统的成功运行是支部+班组融合实践的结果,支部与班组融合创新实践的原动力就是以问题为导向,解决生产实际难题,在“双星融合”驱动下,顺煤流运行被赋予了冲破历史阻碍的重量。

思想不统一、专业不相同、技术有差异,成了邓建国他们前行的“拦路虎”。

为了实现全面融合,他们进行前后4次的“渗透式”研究交流,确定了研发顺启面临的问题和责任分工,支部和班组实现了顺启改造思想上的高度统一;成立攻坚小组,骨干党员李文山带头编制顺煤流启动优化方案,班员周雷编写顺启程序,党员郭晓良进行方案验证和数据收集……在“双星融合”的带动下,实现了党支部带党员创新创效,党员带班组创新创效一同握拳发力的新局面。

没花一分钱,没更换一个设备的历史性改造源于燃料党支部和班组的融合联动。经此一役,支部和班组融合的方向更明确,融合的内容更清晰,融合的效果也更明显,“融”与“合”的辐射实现“1+1>2”的倍增效应,夯实了党支部的“前沿阵地”,激活了基层班组的“神经末梢”。

破“封闭保守、墨守成规”,立“解放思想、攻坚克难”。敢想、敢试、敢创新,突破阻碍发展的思维定式和故障难题,宁电人的“精气神”在一次次变革的浪潮中愈加昂扬。

乘风破浪,他们的新征程已然启航。

版权所有© 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10121号-1

Technical Supported By:北京华瑞天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