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6 11:23:14 发布人:中煤地质
近日,从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地质集团)获得中国地质调查局2024年地质调查工作水工环地质类成效显著单位。这一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对地质集团过去一年辛勤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持续发展的激励。作为国家地质调查队伍的重要力量,地质集团紧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的目标,致力于创新引领水工环地质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与示范,先后承担全国各类水工环类项目1000余个,在保障能源资源安全、支撑地质灾害防治、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地质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聚焦水资源禀赋
在水文地质调查方面,地质集团勇挑重担,先后开展了水文地质调查、地热井勘查、水资源评价等项目近百个项目,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及洁净资源的利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实施的《内蒙古商都县严重缺水地区水文地质调查》项目是中国地质调查局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区水文地质调查与供水安全示范项目的子项目,项目结合水文地质勘查与扶贫需求,实施探采结合孔为连片扶贫区群众提供饮水水源,项目采用“地质调查+”扶贫模式有效助力贫困县脱贫攻坚。采用水文地质调查-遥感-物探-钻探多专业地下水勘查模式,有效分析了地下水蓄水类型,圈定了多处富水地段,提出了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案,示范项目21口井总出水量9452.87m3/d,水质良好,实际解决缺水人口总数5万余人,为当地村民饮水及农田灌溉提供了便利,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此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相关部门在燕山-太行山连片扶贫区开展类似调查,为区域经济发展、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聚焦民生工程
多年来,地质集团积极履行央企社会责任,实施地质灾害勘查、设计、评估、监测、治理类项目近800项,项目实施后累计减少受威胁人数超万人,减少潜在经济损失10亿元以上。其中实施的《北京市门头沟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勘查设计(第二组)及北京市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2024年)门头沟区王平镇吕家村煤矿治理项目受损维护工程(灾后恢复)》是北京市“23.7”特大暴雨灾后重建项目,该项目针对勘查区的实际情况,按照“空天地时”一体化技术,无人机航测遥感与地面传统地质勘查多种手段相结合,查明了成灾机理,设计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措施,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项目的实施体现了地质集团政治担当,展现了地质集团技术水平,显著改善了受损生态环境,提升了门头沟区高质量发展和防灾减灾能力,为门头沟区打造“北京样板”提供了有力支持。5.26亿元新中标的《新疆喀什喀拉吐孜矿区叶城煤矿火区灭火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也将最终消除煤矿火区安全隐患,保护生态环境,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能源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为国家能源资源提供战略保障。通过建立全链条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强化地灾风险隐患防范,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为保障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聚焦生态环境
地质集团坚持紧跟国家重大战略,充分履行央企为国分忧、为民谋福的职责和使命,实施项目百余个,实施效果得到了行业和社会的高度认可,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打响了“中国煤地”品牌。其中实施完成的19.45亿元《青海木里矿区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工程》项目按照“一井一策”和“地质+生态”治理修复原则,形成统一验收标准的种草复绿“七步法”,建立了高寒煤矿区的生态修复技术体系,解决了高寒生态治理修复难题,创新出了一条用地质手段开展生态治理修复的新路径,实现了景观协调、生态修复、资源保护、水源涵养功能等生态功能提升,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打造了高原高寒生态综合治理样板工程,新中标的1.05亿元《黄河重点生态区(甘肃白银段)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黄河东岸川宝积-黄峤片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一区)、黄河西岸景泰红水-条山片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黄河支流祖厉河会宁片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施工项目》的有效实施,也将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聚焦科技赋能
针对水工环类项目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了150多个项目的科研攻关,取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多项,其中《青海木里矿区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工程》入选《中央企业绿色低碳优秀实践案例集》《高原高寒地区煤炭生态地质勘查与矿山环境修复关键技术》荣获中国地质学会2021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北京市废弃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项目(2017年度)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水峪嘴村废弃石灰石矿山治理区》项目被列入全国生态修复标准引领工程名录、地质集团也被中国地质调查局评为2024年度水工环类地质调查工作成效显著单位。知识产权方面,获得水工环类发明专利授权2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85项。为地质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撑。
展望未来,地质集团将持续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地质立本、科技赋能”的发展理念,以国家重大需求和水工环科学前沿为导向,不断强化业务体系建设,提升服务能力,积极履行央企社会责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为国家的水工环事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许霞、刘春宇、孙浩
版权所有© 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10121号-1
Technical Supported By:北京华瑞天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