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9-11 15:48:54 发布人:中煤地质
叫响“中煤地”品牌 树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丰碑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无论是中国煤炭地质总局“11463”总体发展战略“四商”定位,突出的“地质及信息技术服务商”,还是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12435”改革发展总体思路,定位的“大地质观、大资源观、大生态观和大数据观”,水工环院深刻领会到总局、总公司的定位要求并深谙当下市场必须聚焦竞争。
而依据企业“SWOT分析”,“生态环境修复”成了公司的主攻方向。有了方向政策的引导和房山区河北镇西区地质灾害治理与环境治理修复工程论证过程积累的经验,连续中标成了必然。
据了解,本次生态环境恢复范围共涉及一个区三座采石场,均进行坡面治理和植被恢复,减少岩石裸露区,修复地形地貌及植被绿化,合同签订9个月内竣工。
治理区位于北京西部门头沟区中低山区,沟谷较为发育,地形起伏较大,裸露岩坡坡度为35-75°。评估区地表被第四系残、坡积的砾石、岩屑、砂土质地层覆盖,平均厚度为0.3米,山坡局部基岩出露,表层风化程度较强,植被长势好、覆盖率高。根据现场调查,本次项目治理区集中位于1处,故将治理区定名为水峪嘴治理区。其中,水峪嘴治理区有岩质边坡3处。
作为“生态环境修复”企业,其勘探、施工过程中的“生态化”尤为重要。水工环院秉承“建一个工程,树一座丰碑”的理念,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经济发展贯穿于生态文明进程的始终。
“为首都添绿色,为京津涵生态”,将绿色发展融入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中,打造绿色精品工程,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把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
学习塞罕坝精神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环境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宣传河北赛罕坝林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座谈会上,强调走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把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的号召,推进绿色发展,为建设生态文明而不懈奋斗。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千秋、利在千秋的事业,绿色事业既是一项崇高的事业,也是一项艰苦的事业。万物方生,千年福泽。赛罕坝生态文明建设的范例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带来真金白银的理念。中煤地人同样的绿色勘探、绿色发展之路也会越走越宽。”总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林中湘说。
嘉言懿行,怀瑾握瑜。搞生态文明建设,特别需要塞罕坝人的敢于担当、甘于奉献、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精神,要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标志、更硬的举措,把经济建设服务于北京市规划建设的美好蓝图中,早日把京津冀建设成绿色发展的耀眼明珠。
林中湘表示,其生态观还启迪我们从“经济学”角度去看,它主张的经济是“集约内涵”式的,它有利于保护自然,又有利于创造社会文化的生态价值;启迪我们从“政治学”角度看,它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文化学”角度看,它的文化理念崇尚健康、节约、平等、协调、共存,精神追求与物质满足的协调,多种文化的互补与渗透。从“社会学”角度看,它是基于生态学整体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用生态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观察、评价、调节自然—技术—社会的关系;从“哲学”角度看,它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崇“天人合一”的基本哲学观。
涵养生态屏障 共建美丽清风家园
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北京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上明确指出,“北京市‘一区’涵养区要充分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选择有利于生态保护的产业,走绿色发展、绿色富民的道路。”
生态涵养区是北京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是环境友好型产业基地,是保障北京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区域,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中中西北部生态涵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妙峰山镇水峪嘴等村废弃石灰石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项目,正贯彻了这一精神。
浅山区是山区生态系统与平原生态系统的交错区,也是山区和平原的过渡地带、山区居民生产生活的主要聚集区,生态环境比较敏感脆弱,是反映首都文明建设的“晴雨表”。
水工环院此次中标的项目位于门头沟区,恰巧门头沟区是北京市唯一的纯山区,山区面积占整个区域的98.5%,是首都西部的重要屏障。守住生态红线,像重视中心城区“前庭”一样,重视浅山区这个“后院”,下大力气抓好浅山区违法建设治理,加强生态管控力度和疏解整治提升专项行动。
总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郭晋宁指出,茫茫荒原完全可以变成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可以变成金山银山。我们中煤人要大规模推动国土绿化行动,既要关注经济效益,又要重视社会效益,通过打造典型绿色精品工程、示范工程,树立中煤地品牌的良好形象,为总公司水工环院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弘扬“三光荣”精神 为京津冀披上绿装
提前部署、周密安排,确保项目顺利开工。为确保此项目顺利中标,水工环院的地质工程师们在早期就已奔赴现场,运用现代化手段,航拍收集入场前的影像资料,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化标准建设要求,做好项目开展的各项文明施工设施建设。
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方能笃行致远。“大家走路时离草丛远一点儿,上次我还遇见了蛇。”刚刚分配到项目部的一名研究生提醒记者,“这里地貌复杂,有啥出没都不奇怪,你们刚刚上山,要格外注意。”
在艰苦的环境下、看似平凡的岗位上,拷问着每个人的责任与担当。从与校园告别到与大山为伴,他们毫无怨言,表现出了无比地自豪和干劲十足。他说:“可能你们觉得这种环境非常艰苦,但是我们早已司空见惯,老一辈地质队员的工作现场比我们还要艰苦,我们决不放弃,要一点一点治理,力争早日让大山披上绿装。”
从这些年轻地质队员的对话中,我们感受到更多的是他们对绿色事业的一份崇高和敬意,透露出的更多的是中煤地人骨子里的坚毅和韧劲。一代又一代中煤地人艰苦创业、砥砺奋进,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
坚持绿色发展 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笔者跟随着水工环院院长石中勇走进水峪嘴村,沿路偶遇一名村民,当我们向村民表明来意后,这位朴实的老大爷不停地交口称赞:"我在这村子里住了几十年了,现在国家拆除了很多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永定河两岸的烧烤摊儿没了,水清了、天也蓝了,如今你们又来给我们治理环境,这以后的日子肯定越来越好了!”
石中勇边走边介绍说:“咱们这次的项目位于水峪嘴风景区的入口,本次治理区内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景观和植被的破坏。咱们这次的治理重点就是这些陡峭的崖壁,我们打算利用高次团喷播技术,对区内的岩质边坡进行人工削坡和修整,消除不稳定边坡和欠稳固废石。 ”
“采石活动对矿区周边生态、景观造成了极大破坏,各矿山关闭至今各采石厂生态恢复缓慢,与周边郁郁葱葱的山体形成鲜明对比,严重影响当地旅游资源的发展。”水工环院院党支部书记徐鲁勤说道。
徐鲁勤继续说:“治理区内自然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山体植被一旦遭到破坏则难以得到自然修复。边坡坡度高,远观呈现一片白色,这与周围优美的生态环境极不协调,我们此次施工的目的,就是尽快为这些裸露的岩石穿上新衣。”
版权所有© 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10121号-1
Technical Supported By:北京华瑞天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