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8-16 07:55:31 发布人:中煤地质
2005年从成都理工大学毕业的向峰到贵州省地矿局111地质大队工作至今已有16年,身为重庆人却早已把贵州当成了自己的“家乡”。而作为贵州省地矿局111地质大队“数字地质创新工作团队”带头人的向峰,更是带领其团队以云技术为载体,着力将信息技术与传统地质相结合,建立了贵州地勘BIM中心、岩溶区三维地质建模中心、数字地质创新工作室、地质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地质项目管理系统等一系列信息化平台、数字化产品。同时,主持完成省部级基础性、公益性项目、科研项目数据库建设70余个,市场类信息化项目200余个,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联合出版专著1部。
“二维”变“三维” 全力提升地质勘查综合技术实力
过去,野外地质调查过后都是在室内绘制二维地质图。这样不仅需要绘制大量二维平、剖面地质图件,而且工作效率低下,二维成果还很难直观反映研究区实际地质情况。
2016年,贵州省1:5万水文地质图编图项目全面启动。看着一幅幅编制完成的1:5万标准图幅二维水文地质图,长期从事信息化工作的向峰和团队成员眉头紧锁。
各类专业要素集中反映在一张平面图上,图面压力较大,专业人员不易使用,二维成果很难真实、直观反映研究区地下空间情况。面对二维图件的这些弊端,向峰和团队成员想到了建立研究区三维地质模型。
为了学习该项技术,向峰带领团队去到了厦门学习三维地质模型的成功经验,回来之后根据专业、各学科技术人员的各类专业知识,积极探索不同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方法及其适用场景。
“三维技术完全颠覆了传统工作手段,可提高地质工作效率,提升地质成果质量,直观呈现地质对象的空间分布特征、空间关系及其属性特征等,准确表达各种地质现象。”向峰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贵州地质较为复杂,为了探索出一种适合岩溶区三维地质建模的工作方法,向峰及其团队通过综合研判,选定1:5万龙洞堡幅为试点研究区,运用“MapGIS三维城市地质信息系统”,将龙洞堡幅等分成16条地质剖面,利用地质剖面构建三维地质模型,建成了1:5万龙洞堡幅地下500米三维地质模型,并将区域内收集到的水文钻孔、地热钻孔、工勘钻孔、物化探等数据整理后集成于三维地质模型中。利用该三维地质成果可以进行模型的任意剖切分析、隧道开挖模拟分析、地下水位动态模拟等,立体地展现了龙洞堡幅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现状,利用数字技术拓宽了传统地质成果表现形式。
龙洞堡试点项目的成功,更加坚定了向峰及其团队对数字地质创新之路的决心。其间,他们与多家知名建模公司合作,不断探索多种建模技术方法及其适用场景,先后申请并较好完成了省地矿局地质科研项目“BIM技术在贵州工程勘察设计阶段的应用研究及推广”“岩溶区三维地质建模关键技术研究”,同时以科研项目为依托,结合实际生产任务,探索形成了111队特有的针对较大区域,精度适中的“岩溶区城市地质三维建模技术体系”,以及针对较小区域、高精度的“岩土BIM技术体系”,产生了“贵州省地质科技园地上、地下一体化BIM建模”“500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台址岩土工程BIM应用”等一系列三维地质建模示范工程,大大提高了111队地质勘查综合技术实力。
创建数字地质“淘宝网” 地质数据共享平台盘活家底
地质资料具有较好的可复用性,多年的地质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地质数据,但数据大多以纸质或独立计算机存储,分布在各个地勘单位中以项目形式进行维护运行,缺乏共享机制,数据利用率极低,形成大量信息孤岛,传统的地质资料管理服务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地质资料如何永久保存?各个地勘单位如何实现数据共享?如何提高数据利用率?
“建立数字地质‘淘宝网’打通数据流通的藩篱。”2019年,向峰及其团队综合研究地勘单位经营管理模式、地质资料采集、管理及共享服务业务需求,与知名企业合作,自主开发软件平台,实现生产管理信息互联互通、地质资料数据共建、共享服务。
2020年7月,向峰团队自主研发的基于B/S架构的“地质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并取得软件著作权,实现了地质资料在线查询、汇交、借阅一体化共享服务。该平台也有幸成为局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目录库建设可选平台之一,为全局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基础平台支持,得到了局专家领导的一致好评。
“打开共享服务平台,输入需要寻找的资料名称,从资料归属地,就可根据相关借阅流程找到资料,相比之前‘大海捞针’式的搜索方法,该服务平台就像地质‘淘宝网’,提高了工作效率不说,还实现了数据的统一归纳,之后我们希望将该项技术推向全省乃至全国,实现全国地质信息全覆盖,为全国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提供数据共享支撑。”向峰一边演示服务平台操作方法一边向笔者介绍道。
解锁地质项目管理方法 实现智慧经营管理
向峰告诉笔者,“地质工作人员常年出差在外,传统地勘单位大多仍以纸质审签的方式开展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复杂的纸质审批流程致使工作效率低下,各职能部门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难以快速查询、统计单位的管理、经营情况。”
为了建立高质量经营管理制度,提高地质管理工作效率,实现智慧经营管理,向峰及其团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综合分析地勘单位经营管理构架,自主研发以项目为导向的“地质项目管理系统”。
据了解,该系统拥有权限管理、项目建档、合同管理、过程控制、安全管控、财务管理、盖章申请、报表统计八大功能模块,实现了从项目意向到成果汇交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及移动终端电子审签流程,纵向建立了权责分明、高效执行的管理链,横向促进业务协同,形成了“信息共享,高效办公”纵横贯通的链条化管理流程,依托数据分析辅助111队进行科学决策,实现智慧经营管理。
版权所有© 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10121号-1
Technical Supported By:北京华瑞天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