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呼伦贝尔东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东明露天矿

发布时间:2021-01-05 13:25:02 发布人:中煤地质

呼伦贝尔东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东明露天矿,位于陈巴尔虎旗巴彦库仁镇东明矿区,是呼伦贝尔金新化工有限公司50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项目的原燃料基地,两者均隶属于云南云天化集团,是对蒙东地区褐煤资源进行坑口清洁转化的矿化一体化企业,煤炭生产规模为300万吨/年,2020年1月被正式纳入国

家级绿色矿山名录。

东明矿业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启动于2013年,坚持“生态先行、绿色发展”的理念,秉承“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累计投入资金上亿元。持续攻克寒区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多个难点工作,重点从“寒区”、“草原地区”、“露天矿山立地条件”三个维度展开相关研究工作,开展寒区乡土植被遴选、寒区植被引种驯化、土壤改良等多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驯化并遴选出乔木19种、灌木15种、观赏宿根花卉12种,通过长期的持续改进与提升,形成了良好的生态修复效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完善寒区矿山生态修复工作

截止到目前,完成生态修复的场地达210万平米,到界排土场实现复垦率100%。形成了四大功能区共同构成的寒区矿山植被群落组合和生态系统,实现与周边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成效,包括以“沙棘-草”为主的灌、草生态修复区,以寒区经济林、宿根花卉和花灌木为主的植被景观区,以“蓄水、灌溉、垂钓”功能为一体的人工湿地景观区,以苜蓿为主的豆科植物土壤改良和土壤重构试验”。以此为基础谋求绿色多元发展路径,将矿山排土场初步改造成辐射海拉尔区的城乡居民周末休闲和采摘娱乐目的地,为寒冷草原地区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和绿色多元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攻坚绿色开采和清洁转化的技术瓶颈

多年来,公司围绕蒙东富水软岩地区的安全高效开采和资源综合利用问题,先后与中科院、矿大(北京)、国家农业智能装备中心等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开展了多项技术攻关项目,实现了矿山水害的有效控制和矿山排土场滑坡事故的有效预防,为后续绿色矿山建设和生态修复工作的有效开展创造了重要的基础条件。在褐煤资源的清洁转化方面,累计投入建设、研发资金近百亿元,打通了褐煤就地转化工艺的技术瓶颈,建成了极寒地区褐煤最大的单套就地清洁转化装置,形成了合成氨、高附加值尿素及LNG等产品的规模转化能力,资源清洁转化率大幅度提升,为蒙东地区褐煤资源“产业发展生态化”和“生态修复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典型示范经验。

(三)贯彻“规划先行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生态修复工作方针,实现有序推进和重点先行的高效工作模式

目前,草原极寒地区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尚无成熟的经验可循,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司在高度重视和真抓实干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试验和实践,一是要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发扬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明确建设目标、工作方向和方法,分期实施、有序推进,避免重复投入,实现基础夯实、特色突出的效果。二是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找准环境承载与生态恢复之间的关键点和难点,积极探索、攻坚克难,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利用合理的技术、工艺及材料对难以避免的环境扰动因素进行替代、保护或修复。

坚持规划引领,创建“一带四区”绿色矿山综合体

公司与清华同衡、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等设计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了多项寒区生态修复和绿色生产的研究项目,获得了多项技术成果的经验积累,结合呼伦贝尔市的文旅规划和区位优势,完成了《东明露天矿矿山公园空间规划》(综合体)规划编制,重点围绕“生态矿山公园风景区-绿色生产示范区-矿牧统筹试验区”三位一体的绿色矿山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完善配套设施、美化景观环境、植入休闲功能,实现最美草原绿色矿山示范区的愿景。

)坚持科技创新,提升产学研用平台的价值创造

多年来,公司通过与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开展多项技术攻关工作,解决了公司在安全生产和绿色发展中的多项瓶颈问题,参与起草国家标准两项,获得专利多项,参与了《绿色矿山建设标准解读》等系列著作的编写,并获得绿色矿山重大工程一等奖等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科研成果及转化能力持续提升,深化了院企合作的产学研用平台的价值贡献。

推进绿色生产,持续发挥资源就地清洁转化的优势

公司结合蒙东地区褐煤资源的特点,不断延伸和拓宽煤炭产业价值链,资源就地转化率达到同地区较高水平,并将坚持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煤炭企业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目标,持续增加科技投入,开发和延伸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的新产品,不断提升资源的清洁转化水平。

版权所有© 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10121号-1

Technical Supported By:北京华瑞天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